

農歷三月十五,是民俗傳說華夏“正財神趙公明元帥的生日。
接財神財源滾滾,接財神步步高升。財神可能是老百姓最喜歡的神祇之一了。
俗話說:“窮拜文,富拜武;商拜關,偏拜偏”。
第一,“窮拜文”。意思就是,窮老百姓可以祭拜文財神,比如范蠡,因為陶朱公范蠡曾三致千金,又三次將家財散給百姓。
第二,“富拜武”。武財神就是趙公明元帥,又被稱為華夏正財神。趙元帥為道教四大元帥之一。中國民間的財神崇拜一般分為宗教信奉和民俗崇拜兩種,趙元帥被道教認為是陰間雷部將帥和五方瘟神之一,有招財進寶,除瘟剪瘧的法力。
早于《封神榜》小說的《典籍實錄》和《瑯琊金石輯注》說趙公明為堯時瑯琊人(山東日照附近)。
并有記載:“財神者,姓趙名朗,字公明,瑯琊古來有之。昔者天上生十日,帝命羿射九日。其八墜海為仙,海上八仙是也。余一隕于天臺,其身為石, 太陽石是也,其精為人,趙公明是也?!?
《 搜神后記》與《三教源流搜神大全》則認為趙公明為秦代 陜西終南山(周至縣樓觀鎮趙代村)人,東距西安60公里。現在趙代村有一塊明朝萬歷九年(1581年)刻立的關于趙公明事跡的殘碑。
《封神演義》中說,商周時期,趙公明輔佐商紂王,被周軍所敗,后姜子牙封趙公明為玄壇真君,掌管迎祥納福、商賈買賣,還有招寶、納珍、招財和利市四位小神輔佐,后來與民間的“五方神”融合,成為五路財神統領。
趙公明元帥的形象一般為黑臉黑須、手執鐵鞭,坐騎黑虎。黑色五行水,虎為金、鐵鞭為金,趙元帥跨虎執鞭,金生水之象,象征財富,所以民間祀奉趙公明為財神。
第三,“商拜關”。是說經商做生意的人一般會拜關公,這可能與明清時期,山西晉商的崛起有關,因為三國關羽是山西運城人,當山西的商人崛起后,背井離鄉,融通四海時,最需要一位保護神,《三國演義》把關公塑造為武功高強,忠肝義膽,義薄云天,而且熟讀《春秋》,精于計算,傳說關羽發明的“日清簿”,被后人譽為“會計”專才,所以有這樣一位老鄉保護,以祈求富貴平安。
第四,“偏拜偏”。是說如果是左道旁門的營生,以上財神是不會保護的,但這些人也希望財源廣進,于是就祭拜某一行業的所謂“祖師爺”,比如情色行業拜管仲,或者拜財神爺的坐騎、寵物等,或者將財神像側身放在偏位,用意就是希望財神爺保佑,但又不想讓財神爺看到。
當今社會,我們拜財神的目的,并不是為了憑空得到多少財富,更重要地是學習財神的精神“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”,厚德載物,厚德載福,大德必得福祿壽禧財。